受惠自2019年底芯片商庫存回補力道增強與市場復蘇的預期性心理,晶圓代工市場在2020年第一季迎來淡季不淡的成長趨勢。臺積電在2019年第四季法說會中預估,2020年晶圓代工產值將有17%的成長幅度,使得相關廠商原本對2020年抱持高度期待。
然突然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,從中國快速向亞洲及歐美各國蔓延,人流、物流的斷鏈造成全球制造業的營運危機,各國采取嚴格封城及鎖國的防疫措施,大大降低社會活動力,失業率正急速上升,整體經濟環境惡化,重創全球市場終端需求,進一步增加旺季效應遞延或弱化的可能性,加上目前疫情的受控時程仍具高度不確定性,迫使2020年全球晶圓代工產值面臨成長幅度下修。

疫情沖擊帶動備貨心理有助維持上半年營收,卻可能為下半年埋下消退變量
2020年第一季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,影響各產業市場供需狀況,相較其他制造業者,初期晶圓代工產業受到的沖擊不算大,主要由于多數芯片商預期在疫情趨緩后,市場需求可能出現反彈力道,為避免臨時發生缺料問題產生備貨心理,故此時多半不會大幅度縮減訂單,加上承接自2019年第四季末的庫存回補效應,令晶圓代工廠商第一季營收表現達雙位數成長的不在少數,包含已公布月營收的臺積電、聯電、世界先進等。
其中4月率先舉行法說會的臺積電,第一季營收年成長45%優于預期;同時發布第二季營運展望,若能順利達標,2020上半年營收對比2019年同期成長約37%。其他廠商雖尚未公布第二季營收展望,考量廠商承接的訂單變動性低,以及2019上半年基期較低,預估晶圓代工廠商在2020上半年營收狀況對比2019年同期,普遍能維持一定程度的正成長表現。
不過當接近第三季傳統旺季時,疫情的不確定性可能給廠商帶來挑戰。由于第三季多半是客戶預訂下半年度投片規劃與代工議價的時間點,以往在旺季效應加持下,廠商期待度較高;但目前從新冠肺炎疫情的受控程度及全球商業活動的回復情形來看,后續發展不太樂觀,終端消費市場面臨需求衰退,使得芯片商在第三季將評估縮減訂單規劃避免累積庫存。
對晶圓代工來說,通常第二季部分訂單在芯片產出后可認列進第三季營收,然而當旺季效應出現減弱或遞延可能時,對下半年營收會造成不小打擊,也將連帶影響第四季的投片展望。
另一方面,2020上半年因應疫情而帶動遠距教學或辦公需求所需之Chromebook或商用筆電等急單,自第三季度或將因市場逐漸飽和而縮減需求,若消費性市場無法接續撐起需求面,則迫使芯片商砍單的幅度增加,對比2020上半年度訂單穩定狀況會有不小的落差。

從臺積電法說會便能意識到,廠商目前對2020下半年營收狀況趨于保守,以財報提供的數字計算,即便全年營收成長達到高標的19%,2020上下半年的營收對比僅呈現持平,而當全年度成長低于19%,下半年營收將可能出現負成長而罕見地未出現旺季效應,屆時或將增加全球晶圓代工產值雙位數成長的困難。
臺積電下修2020年全年度晶圓代工產值,然而調整幅度仍可能偏向樂觀
臺積電在4月16日2020年第一季法說會上,對2020全年度晶圓代工產值預估進行調整,成長幅度從先前17%下修至7~13%。其中,下標的個位數成長率與目前市場預測較為接近,例如聯電在2月法說會上做出High Single Digit的成長率預估;不過最大成長幅度維持Low-Teens的雙位數百分比,可能反映出對市場后勢或有逆境反轉的樂觀期待。
回到市場需求面來看,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消費性市場需求的衰退恐無法避免,而從趨勢產業看來,5G基礎建設的建置仍有持續性需求,為目前支撐晶圓代工產業的主要動能之一;雖然消費者市場對于5G智能型手機需求的成長數量看法保守,但在手機廠商與芯片商積極布局中階5G機種下,5G手機滲透率的上升也能貢獻些許支撐力道。
此外,疫情導致遠距辦公與教學、宅經濟與工業自動化,推升服務器、資料中心、ChromeBook甚至商用筆電等相關芯片需求,可望彌補部分因消費性產品需求衰退造成的影響。臺積電在趨勢產業方面如5G、HPC等產品掌握度高,加上高市占率與掌握先進制程技術的核心競爭力,對全球晶圓代工產值有足夠的支撐力,或許是廠商維持正面態度的主因。
不過需注意的是,臺積電此番修正的成長預估,是以疫情可控時程定為6月做為計算基礎,對疫情看法偏向樂觀;假使將疫情受控的時間向后遞延,可能如前段所推估,廠商的上下半年營收狀況將出現反轉,導致淡季雖然不淡,但旺季卻不旺的窘境,下半年對于度晶圓代工產值的成長力將不若以往。
有鑒于目前疫情影響擴及全球,晶圓代工廠商原定的全年度營收成長目標,將視疫情對供應鏈的沖擊層面而逐步調整營運策略或布局規劃??剂可鲜銮樾尾⒁砸咔樵诘诙径葍确€定受控機率偏低為前提,搭配消費性市場需求衰退且恢復時間尚未明朗,因此將審慎看待2020全年度晶圓代工產值表現。
目前預估2020年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總值約在5~9%左右的個位數成長表現,中位數目前設定在6.8%左右:若要增加晶圓代工產值成長幅度的關鍵,仍在于疫情的可控時程與下半年度消費市場的復蘇狀況。